2023’大賽:中包聯通知文件
2023-02-17日發布第一頁1_01-724x1024.png)
_01-724x1024.png)
附件:“2023’中國包裝創意設計大賽”細則
一、大賽介紹
中國包裝聯合會是國家一級行業協會,綜合門類齊全,惠及工業生產、行業標準制定、包裝教育與科技、智能制造與先進設計等多領域、多學科的綜合體;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決策部署包裝高質量發展戰略和中國包裝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規劃,為促進我國包裝科技、創意設計、包裝技術的發展和包裝文化的繁榮,中國包裝聯合會特設立并舉辦“2023’中國包裝創意設計大賽”。
本大賽立足全國各地,面向全球設計愛好者和廣大師生,作品征集報名系統分為中文版和英文版并用。本賽事是具有多個國家的設計愛好者參加的高等級“國賽”,是當前中國包裝行業、包裝教育、藝術設計教育界備受矚目的專業競賽活動,是中國包裝界權威國賽賽事,亦被“納入2021版藝術類競賽指數的大學生競賽清單”,大賽的優秀作品也是教育部、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大賽主題
“智能設計·跨界設計·生活設計·真題真做設計·產教融設計”
三、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包裝聯合會
承辦單位:中國包裝創意設計大賽組委會、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包裝動力學專委會、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工程委員會、杭州校企聯科技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支持單位:中國包裝聯合會紙制品委員會、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各省、自治區、計劃單列市包協(包聯、包裝辦)及所屬設計委員會,國內包裝院校、設計、美術院校,設計公司、包裝公司等。
支持媒體:《中國包裝》雜志社、《包裝工程》雜志社、《湖南包裝》雜志社、中國包裝聯合會網、尖荷網、中國設計網、平面中國網、視覺同盟網、我愛競賽網、包裝設計網、陸俊毅_設計現場、e包中國網、部分院校網站。
大賽報名網站:
中國包裝創意設計大賽網(官網)
(http://www.d70fans.com)
四、大賽組委會
顧問:李 華 中國包裝聯合會會長
主任:王躍中 中國包裝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韓雪山 中國包裝聯合會副會長兼執行秘書長
副主任:(按姓氏拼音排序)
魯曉波 教育部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院長、教授
寧 鋼 教育部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景德鎮陶瓷大學原校長、教授
吳小華 第八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設計學)委員(召集人)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美術學院教學督導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授
高 德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包裝動力學專委會主任委員
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教授
許文才 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印刷委員會主任委員
北京印刷學院原副校長、教授
張耀權 原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包裝聯合會紙制品包裝委員會秘書長
張昌凡 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湖南工業大學原副校長、教授
劉 斌 全國包裝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天津職業大學原校長、教授
計宏偉 教育部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
天津商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
康修機 教育部高校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指委委員
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數字創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盧立新 江南大學教授
朱旭光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終評評委
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梁藍波 澳門大學特聘教授、博導、藝術設計中心主任、曹光彪書院副院長、
美國哥倫比亞密蘇里大學終身教授
黃光輝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副教授、博導、設計學、美術學課程主任
殷 俊 重慶工商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重慶市全媒體傳播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馬來西亞理科大學、泰國皇家理工大學、福建師范大學 等校博士生導師
包裝技術學術委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國榮 北京印刷學院包裝工程系主任、教授;
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印刷委員會秘書長
陳金周 鄭州大學包裝設計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方長青 西安理工大學印刷包裝與數字媒體學院院長、教授
黃利強 天津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劉躍軍 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黎厚斌 武漢大學教授
黎 盛 西南大學包裝工程系包裝與品牌設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李春偉 東北林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包裝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宋海燕 天津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負責人、教授
孫亮波 武漢輕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王利強 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王 軍 江南大學包裝工程系教授、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包裝動力學專委會副主任
王北海 武漢輕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包裝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汪田明 湖南工業大學校史與包裝博物館館長、教授
吳賀君 四川農業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魏 專 長沙師范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徐長妍 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徐 波 南昌航空大學航空產品系統設計與感性工學研究所所長、副教授
楊福馨 原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
周愛民 蘭州理工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
藝術設計學術委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成朝暉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陳 強 南通大學藝術學院、學院學科競賽中心主任、教授
陳麗伶 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工業設計系、副教授
陳勇軍 深圳技術大學創意設計學院教授
戴雪梅 江蘇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鄧小鵬 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原視覺傳達系主任、副教授
東方生命美學設計標準總顧問
杜 娟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科帶頭人、教授
高 馳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泰國呑武里大學博導
全國文創設計產業聯盟副主席
高 穎 浙江工商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高健婕 贛南科技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副教授
管幸生 福建工程學院設計學院·海峽工學院/院長、教授
郭玉川 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郭志峰 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副教授
郭新生 鄭州西亞斯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顧群業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
惠 劍 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
霍 楷 東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教育部日本電通高級廣告人才培養基金項目研究員
韓 然 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紀向宏 天津科技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系主任、教授
江韶華 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
江 濤 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姜 龍 重慶文理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學科帶頭人、教授
黎 英 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教授
李承華 浙江大學設計藝術系副主任、浙江大學中國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
李永昌 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
李光安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
李永輪 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系主任、副教授
李 偉 湖南女子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李 民 江西財經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
李振宇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視覺傳達系副主任、副教授
李曉丹 沈陽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李紹蘭 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學科帶頭人、教授
劉 卷 湖北大學藝術學院、設計學博士、教授
劉朝暉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創意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劉 仁 魯迅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劉 爽 大連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劉 哲 魯迅美術學院廣告與新媒體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副教授
劉 昕 上海美術學院設計系副教授
龍湘平 湖南城市學院藝術學院正處級副院長、教授
羅 兵 上海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林 曦 浙江工業大學設計與建筑學院視覺傳達系學科帶頭人、副教授
歐陽慧 武漢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
孟光偉 齊魯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
馬 青 浙大城市學院體育美育教育部副教授
錢才云 南京工業大學 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邱 璟 南昌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教授
任新宇 南京林業大學家居與工業設計學院系主任、副教授
饒 樂 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施并塑 福建農林大學藝術學院系主任、副教授
史啟新 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動畫系主任、平面設計研究所所長、教授
宋德風 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尚 華 廣州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盛 瑨 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VR藝術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電子競技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數字創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隋津云 山西傳媒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動畫與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數字創意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萬長林 ????湖南理工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萬 凡 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
王進華 陜西師范大學視覺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教育部人事司人才計劃評審專家委員
王安霞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教授
王 軍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系黨支部書記、副教授
王彩云 東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民族包裝藝術研究所所長
衛 欣 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
吳尚君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泰國吞武里大學藝術設計學博導;
馬來西亞城市大學藝術設計學愽導
謝宏圖 南華大學設計藝術學副院長、教授
徐成鋼 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楊 杰 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傳媒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副教授
楊 超 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教授
楊 猛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楊艷平 東莞城市學院副教授
楊成立 南京工程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姚松奇 萍鄉學院藝術學院教授;
江西省高校平面設計與動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葉德輝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廣西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
葉黎君 浙江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設計系主任、副教授
葉 松 浙江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詹 云 南昌航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江西省工藝美術學會文化創意產品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張 旗 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
張 展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應用藝術設計學院原院長、教授
張玉春 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
張紅松 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常務理事∕設計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張天一 魯迅美術學院視傳設計學院教授
張睿智 新疆大學紡織與服裝學院副教授
張萍萍 南昌理工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視覺傳達系主任、教授
張 婷 河南工業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
趙 健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鄭剛強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
鐘正武 湖南城市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兼藝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周承君 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周 艷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
教育部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周 宇 武漢商學院藝術學院動畫系主任、教授
曾慶鳳 宜春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高職高專學術委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蔡婉云 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副教授
陳逢華 長江職業學院視傳系主任、副教授;
教育部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視覺設計專門委員會委員
陳慧君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教授
陳琪莎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傳播工程學院副教授
戴 丹 廣東文藝職業學院副教授
高艷飛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羅 陳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傳播工程學院副教授
劉 靜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藝術學院教授
劉海州 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工業設計副教授
牟信妮 天津職業大學包裝與印刷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汪智強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吳 昉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藝術設計系副主任、副教授
許 瑾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時尚設計學院專業負責人、副教授
羊力超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包裝工藝工作室負責人、副教授
姚大斌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工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真題真做”指導委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蔣 群 武漢金璽銀杏工業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劉維亞 上海劉維亞原創設計策劃有限公司
李 漁 深圳市李漁藝術設計有限公司
厲 群 南京林業大學正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工程師、
江蘇政學產研文化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傳龍 四川省宜賓普拉斯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伍立明 廣州老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廣東省包裝技術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策展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陳 罡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帶頭人、副教授
高開輝 湖南工業大學、陶瓷藝術設計系主任
馬永勝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藝術傳媒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
孫彬青 天津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商易文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美術系廣告藝術設計專業室主任
王宏民 鄭州輕工業學院易斯頓美術學院副教授
鄭州市平面藝術設計協會會長、尖荷品牌聯合創始人
邢宏亮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副主任、副教授
張 通 北京設計學會視覺設計專委會秘書長
大賽組委會秘書長:王力安 、方俊
組委會秘書:王元元 、肖偉、張越
五、大賽評審委員會
(一)包裝工程類專家組
主任:張耀權 原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工程委員主任委員
中國包裝聯合會紙制品包裝委員會秘書長
(二)藝術設計類專家組
主任:吳小華 第八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設計學)委員(召集人)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美術學院教學督導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授
(三)大眾評審專家團隊
1.領銜評審專家負責制(若干名)
實施組建獨立初評審團隊,由副高以上專家領銜。評審按照不同專業、不同層級,對標大賽作品分類、對應不同專業進行專業對專業、分層級評審的原則,建立評審團隊對評審結果負責制度。評審團隊成員研究方向要求對標大賽作品分類,盡可能吸收參賽院校一線專業教師及各專業的學科帶頭人組成評審團隊。每一個評審團隊擁有一個獨立評審通道,根據組建的評審團隊的多少相應設立多少數量的獨立評審通道。評審經初評審、一次復評審、二次復評審、終評審等確定最終評審結果。
2.評審團隊的選擇
對大賽學術委員任一成員組織的評審團隊以及具有副高以上專業職稱并參加過以往初評審專家的團隊將作為首選邀請對象;對參賽院校有一定作品數量的院校老師(非副高以上)組織參加大賽評審團隊給予教學觀摩和教學研討的評審通道。參與初評審領銜及復評審的專家要求必須具有專業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方可。
3.對專業教師開辟觀摩評審通道
以大賽評審為媒介,實現觀摩、評審相結合,進一步加深和了解不同地區、不同地域文化在設計領域中的不同表現,增進設計的鑒別能力、開拓設計創新和學習不同區域設計表現的能力,豐富和增加一線教學的實際設計教學案例、設計素材和實訓內容,希望老師在評審中獲得的新領悟、新經驗、能在教學中傳遞給更多的學生和設計者愛好者,讓更多的院校或教學團隊將本大賽的評審與教學活動相結合,助推創新創意發展與提高教學實訓相結合,積累豐富內容,讓一線教師獲得更大的受益。大賽作品均有來自全球各地作品,有不同層級的組別,藝術設計學科多門類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是作者對設計認知的社會實踐,有著豐富創新思維和豐富內涵,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設計亮點,有突出有不足。組委會支持和鼓勵一線教師尤其是帶隊參加大賽的一線教師多多參加評審(觀摩),為教學、培育、吸收教學素材提供更多的機會。大賽的觀摩通道只為指導學生在一定數量上的指導教師(講師)或者學院開放,希望在自己指導下的作品與同類作品有一個比較,能夠在觀摩評審中獲得有益的交流。
六、參賽內容
大賽分為“自主命題設計”和“命題設計”兩大類。所投作品強調原創和設計痕跡體現以及設計變量、設計元素應用、創意設計思維的表現,強調作品的完整性、詮釋的設計語言、意境與實際實操和個性表現等、根據設計類別的不同、視覺、功能、結構等均為不同突出展示的首選。作品提交可以提供7張設計圖,建議有一張可以展示作品全貌的主圖,其他可以選擇提供。報名時請嚴格按照參賽組別和作品分類選擇,評審有對應,以免評審誤判。
(一)自主命題設計作品分類
1.時代主題設計:新時代海報設計;新時代動畫腳本(平面展示);新時代攝影作品創意攝影;東方生命美學設計(醫美平面展示);藝術品、美術作品展;新時代服裝設計(平面展示)。
2.包裝創意類:(1)包裝視覺設計:日用、日化品包裝設計;食品包裝設計;藥品包裝設計;品牌創意包裝設計;煙酒類包裝設計;飲料類包裝設計;茶葉類包裝設計;化妝品類包裝設計;土特產類包裝設計;禮品、工藝品包裝設計;文創包裝系列設計;快銷商品系列包裝設計;五金、電器產品包裝設計;貨架展示包裝視覺設計;其他包裝視覺設計;(2)包裝結構設計:保護商品包裝結構設計;容器(竹木陶玻塑金屬等)造型系列設計;電商包裝結構設計類;快遞包裝結構設計;運輸包裝系列設計;存儲包裝系列設計;貨架、貨墊等結構設計;異形產品包裝結構設計;其它包裝結構智造、創新系列設計。(3)材料工藝設計:包裝材料創新系列設計;改進材料應用系列設計;包裝工藝原創系列設計;智能包裝創新系列設計;環保包裝系列設計。
3.藝術設計類:(1)視覺傳達設計:企業VI形象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產品宣傳冊設計;平面插畫設計;圖形、圖案類設計;網頁創意設計;UI交互界面設計;平面廣告(海報)設計;字體、標識(logo)設計;文創、美譽系列設計(除非遺類);以二維形式呈現的數字媒體的視覺設計;藝術家衍生作品設計;其他美譽視覺設計作品;(2)環藝景觀設計:家居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民生工程空間設計(含公共服務環境空間);景觀設計;展示展覽設計;其它環境空間設計;(3)工業設計:工作學習用品系列設計;家具系列設計;燈具設計系列;電子數碼與生活家電系列設計;服飾配件系列設計;珠寶首飾系列設計;其它生活用品系列設計;公共交通系列設計;公共設施系列設計;機械設備與工具系列設計;文創產品非視覺平面系列設計;玩具與娛樂設施系列設計;醫療保健產品系列設計;防災、防護、救護產品系列設計;智能與交互產品系列設計;戶外用品與運動器具系列設計;其它服務產品設計系列。
4.文創非遺產品設計:(1)文創非遺產品設計;(2)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非遺元素設計;(3)非遺文化元素產品設計;(4)非遺文化傳播應用設計;(5)其它非遺產品設計。
(二)命題設計:真題真做單位立項設計
目前已確定命題企業真題真做設計為3個項目。尚有意向參加命題的企業正在走程序,待確定后再行公布。2023年命題企業設計策略單詳細內容請登錄報名網站首頁新聞欄。
1.真題真做項目一:2023五糧液包裝設計策略單(簡化版)
2.真題真做項目二:2023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品牌策略單(簡化版)
3.真題真做項目三:2023黃鶴樓包裝設計策略單(簡化版)
真題真做項目一:2023五糧液包裝設計策略單(簡化版)
- 命題單位:四川省宜賓普拉斯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設計目的:創新綠色白酒包裝,詮釋環保美學風尚,演繹低碳美好生活
- 設計定位:結合“雙碳戰略”及綠色設計潮流趨勢,從助力包裝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針對五糧液品牌白酒產品開展包裝創意設計、包裝體驗設計。
- 設計范圍:五糧液品牌白酒包裝創意設計、五糧液品牌白酒包裝體驗設計。
- 參賽類別:五糧液品牌白酒包裝創意設計;五糧液品牌白酒包裝體驗設計;
A.五糧液品牌白酒包裝創意設計
設計主題:“碳”尋新生
請結合包裝設計趨勢與五糧液品牌發展,從綠色設計理念出發,設計一款有助于提升包裝耐用復用、減量輕量或更易于回收,更好促進循環使用的五糧液白酒包裝,通過創意設計提升消費體驗的同時,打造低碳生活新風尚。
設計內容:包裝設計為整體包裝設計,內容包含酒瓶、酒蓋、酒標、酒盒等。
B.五糧液品牌白酒包裝體驗設計
設計主題:新消費·新體驗
請結合新消費時代“人、貨、場”的變革與創新,基于“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深刻洞察用戶在不同消費階段對白酒包裝的體驗需求,通過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為用戶帶來更愉悅的消費體驗(感官新享受,交互新體驗,情感新連接)。
設計內容:以酒瓶、酒蓋、酒標、酒盒等內容為載體,對包裝體驗進行具體或整體的優化與創新。
*針對A/B兩個設計方向,參與者可結合自身情況,全部參與或任選其一進行設計。
- 評選原則:創新性30% + 技術性20% + 審美性30% + 表現性20%
- 設計要求:設計作品要和五糧液產品品牌調性及設計定位緊密銜接,設計作品需具備靈活多元的可開發性,具有與市場連接的前提與基礎,能助力五糧液品牌價值的提升。
- 作品要求:
1)作品內容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2)設計作品必須為原創,未參與過其他類似的比賽或活動,未被商用過。
3)作者需保留所有設計稿源文件,獲獎者需在評選活動結束后,向命題方企業提供源文件及版權轉讓。
4)參照大賽細則具體要求。
- 獎項設置:20w(稅前)
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組織獎。
1)設計類獎項
A.五糧液品牌白酒包裝創意設計(151000元)
B.五糧液品牌白酒包裝體驗設計(29000元)
2)組織類獎項
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教師獎:20000元
賽事咨詢聯系QQ群:302978498
聯系人:何汀 林春花
真題真做項目二:2023伊利產品包裝設計策略單(簡化版)
· 命題單位: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設計目的:結合國人奶制品消費習慣,從視覺表現、消費者體驗等傳達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提升伊利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與好感度。
· 設計定位:傳遞高品質、良好消費者體驗、符合時代審美及可持續原則。
· 設計范圍:伊利產品外包裝設計。
· 參賽類別:11款伊利品牌包裝設計。
設計主題1:伊利母品牌-龍年春節
設計主題2:伊利母品牌-鄉村公益營銷
設計主題3:金典品牌——金小典年輕化打造
設計主題4:安慕希品牌——安慕希英雄單品(鉆原味、冠黃桃、PET原味、勺吃原味)包裝活化
設計主題5:舒化品牌——自有IP小人活化
設計主題6:優酸乳品牌——包裝升級
設計主題7:谷粒多品牌——新中式養生谷物牛奶
設計主題8:巧樂茲品牌——趣味未來 創造無界
設計主題9:冰工廠品牌——破次元,更少年
設計主題10:NOC須盡歡品牌——綠色低碳xNOC須盡歡
設計主題11:伊利奶酪品牌——塑造新一代味蕾的高營養奶酪
- 獎項設置:總獎金20w(稅前)
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組織獎,各獎項分配詳見命題設計策略單
·伊利品牌包裝設計的11款具體要求、設計尺寸、元素運用等重要指標,請作者詳見網站首頁伊利包裝設計策略單及最后的附件(中包裝創意設計大賽品牌介紹及命題細則)。
·賽事咨詢:該企業命題設計有規避約束、答疑伊利產品包裝設計相關內容由組委會QQ群收集、統一反饋給命題單位。
真題真做項目三:黃鶴樓包裝設計策劃單(簡化版)
一、命題設計:真題真做詮釋:
“黃鶴樓包裝設計”專項獎競賽單元由大賽組委會、廣州美術學院、黃鶴樓科技園(集團)有限公司、武漢虹之彩包裝印刷有限公司、武漢紅金龍印務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淡雅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負責設計項目立項、推廣、解答、評審等相關事宜。評審獲獎渠道有二,即組委會定評和命題單位定評,二者評定的結果有差異、不同時給予作者二者評定結果等級高的獲獎證書。1.組委會定評結果只頒發獲獎證書,不與獎金掛鉤;2.命題單位定評結果與獎勵獎金掛鉤+知識產權轉讓。獎勵獎金按照企業定評公布的結果頒發,獎金發放由命題企業頒發。
要求:參賽作品必須是參賽人獨立原創作品,不侵犯任意第三方的知識產權。命題單位認定為優秀獎以上(包括優秀獎)作品,將一次性、不可撤銷地將其對參賽作品所擁有的知識產權,全部轉讓給命題單位。命題單位定評結果后將與獲獎作者簽訂知識產權轉讓協議。不簽訂轉讓協議的作者,命題單位有權重新選擇作者不頒發獎金,獲獎頒發的獎勵獎金由企業頒發。組委會定評的結果不涉及作者知識產權轉讓,也不涉及獎項的獎勵獎金。
二、命題設計:黃鶴樓包裝設計策略單
命題單位:廣州美術學院、武漢虹之彩包裝印刷有限公司
設計理念——黃鶴樓品牌介紹:
“黃鶴樓”品牌香煙得名于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蛇山峰嶺之上的黃鶴樓。黃鶴樓品牌始創于20世紀30年代,是湖北省名優煙之一。1995年,黃鶴樓品牌全新上市,2004年推出“黃鶴樓.1916”產品。黃鶴樓品牌從此迅速崛起,成為與中華、玉溪、芙蓉王等齊名的中國高檔卷煙品牌之一。
設計定位:時尚、雅致、中國文化的現代演繹。
設計主題:
1.“新中國風”,采用中國元素、體現中國文化,充分詮釋中國文化底蘊和魅力,同時具有現代、時尚特征。
2.“極簡設計”,通過簡潔而精致的設計,合理運用抽象色塊,流行色系,化繁為簡,展現黃鶴樓高端產品對于經典雅致、高品位的文化追求。
3.“新”,面向新時代、新青年、新文化、新的未來、新的世界,是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的產品系列設計,體現新時代和新生代的風貌和審美潮流。
除以上主題外,還可以選擇自由主題,彰顯品牌特質,傳遞品牌價值。
設計內容:
1.卷煙包裝的整體設計,內容包括盒片、水松紙、骨架紙
2.元素設計,內容包含黃鶴樓標志、黃鶴樓品牌元素圖形
設計要求:
1.卷煙包裝整體設計:
a設計正面為黃鶴樓標志+黃鶴樓中文字體組合,背面需要出現“Huanghelou”拼音,字體及表現形式根據設計風格自行設計。
b每個稿件應包含六面圖一張、小盒效果圖一張,按照提供模版,并以簡短文字描述設計稿的創意說明,每張作品須為Jpg格式電子文件,版面尺寸為A3,300dpi,說明性文字不超過200字。
2.元素設計:
a 標志設計需要以黃鶴樓形象為主題,可與黃鶴樓中文與拼音組合。
b元素設計可以黃鶴樓、黃鶴樓中英文字體、鶴等形象為設計對象。
c 每個稿件包含設計方案和設計說明,按照提供模版,并以簡短文字描述設計稿的創意說明,每張作品須為Jpg格式電子文件,版面尺寸為A3,300dpi,說明性文字用不超過200字。
注:設計尺寸、標志矢量文件和效果圖模版可以通過大賽QQ群(519933790)下載。
(通過百度網盤分享的文件:黃鶴樓大賽往屆獲獎作品和相關文件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jt0vIdkG-S__W2I5PiEZgw 提取碼:8888
復制這段內容打開「百度網盤APP 即可獲取」)
作品要求:
1.作品內容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主辦方對獲獎作品及使用的元素知識產權進行嚴格審核。
2.設計作品必須是參賽人獨立原創,且未參與過其他類似的比賽或活動,未被商用過。
3.作者需保留所有設計稿源文件,企業定評獲獎者需在評選活動結束后,向命題單位提供源文件、過程稿件及版權轉讓協議,如不能提供上述文件則取消獎項。
三、黃鶴樓包裝設計獎項設置及獎金(稅前)
獎金:一等獎:1名 3萬元
二等獎:2名 1萬元/人
三等獎: 5名 5000元/人
優秀獎25名 1000元/人
???獎金合計:10萬人民幣(稅前)
四、命題單位賽事聯系對接
咨詢聯系QQ群:519933790
聯系人:黎蓓、周婷
電話:17817716830、19303026901(微信同號)
注:參與命題設計真題真做的作者請關注本細則第十款“真題真做詮釋說明”
七、參賽層級:組別
大賽分為專業組、應屆畢業研究生組、在校研究生組、應屆畢業本科生組、在校本科學生組、應屆畢業專科組、在校專科學生組。企事業單位人員、院校教師、博士生、畢業一年以上的畢業生參賽為專業組,畢業段及畢業一年以內為畢業生組。作者報名請認真選擇組別,評審按照層級不同評審,一經進入評審階段,將不允許變更。
八、大賽作品投遞
(一)所有作品提交均在報名網站上完成
大賽報名實行網上報名注冊,分為個人和集體負責人注冊。注冊的個人與集體負責人賬戶均可以實現網上報名。
注冊作品上傳等需登陸“中國包裝創意設計大賽網”官方網站
報名網站:http://www.d70fans.com
中文名稱為:“中國包裝創意設計大賽網”注冊、報名
點擊網站首頁“大賽報名、注冊”,進入提交程序
1.報名選擇:
大賽分為“自主設計”和“命題設計真題真做”報名,注冊一個報名通道可以選擇不同通道報名。報名時可以選擇個人報名和集體報名,個人可以轉集體報名。集體報名可以在集體負責人的賬戶上統一集體上傳報名、也可以由個人分別注冊、分別上傳報名,個人可以通過綁定集體負責人(綁定集體負責人注冊使用的手機號碼)的方式,實現個人報名同時歸并到集體負責人賬戶列表下。
單位院校或者指導教師召集班級團隊報名建議選擇集體負責人制,“集體負責人”先注冊“集體負責人賬戶”后將注冊手機號碼告知團隊人員,個體注冊報名時選擇“集體報名”綁定“集體負責人”手機號,就可以歸并到集體負責人賬戶下,同時集體負責人賬戶也可以完成集體統計、審核、集體報名、統一支付等功能,集體負責人賬戶是為老師或管理者提供的一個便捷統計和獲獎證書下載的工具。單位院校內集體負責人賬戶可以由不同老師或管理者根據需要設立多個賬戶,集體賬戶設立多少不限制,學生綁定集體賬戶后不可更改,已經注冊過的集體負責人賬戶可以延續使用,學生報名信息等在報名截止前在自己的賬戶中可以更改,學生綁定任一集體負責人報名后不可更改集體負責人,信息如指導教師、作者等信息可以更改,截止后各類信息均不得再更改。報名成功與個人投稿或者綁定負責人投稿、集體投稿等都不會影響作者最后評審的結果,作者可以按需選擇。
2. 作品、作者:
大賽要求原創作品、參賽者的真實信息。報名需信息準確、提交作品至少有一張充分彰顯作品特征的效果圖或展板,設計的作品如有突出的創新創意設計點需要曾獻給評審專家,需圈出或單獨制作一張創新創意點的設計展示圖;設計作品要有設計語言、保留設計痕跡。建議一人一作品、小組參賽一件作品的合作作者不超過3人、一件作品的指導教師不超過3人,個人或小組投遞作品件數不限制。
3.作品提交要求:
(1)作品設計效果圖(模型圖片)的提交以平面照片方式提交。最少一幅、最多七幅,建議有一幅為作品綜合展示效果圖。每幅圖片須為A3規格,精度不低于300dpi,不超過5M,jpg格式保存。請按照要求上傳作品,規格不符或單幅照片超過5M將上傳作品受阻。
(2)設計說明不超過200字,闡述創意設計亮點等信息。
(3)作品提交資料均不得出現作者的姓名和單位院校。
4.成績查詢的重要信息:
大賽成績公布后、下屆大賽預報名前,在個人注冊賬戶內、集體負責人賬戶內都有成績查詢、證書下載等功能,在下屆大賽預報名開始后(一般10月份開始預報名)就需要按照作品編號查詢。過時需在大賽首頁點擊“證書下載”查詢。查詢的重要指標就是注冊信息、作品編號等信息,敬請作者投稿后牢記自己的作品編號,也是日后查詢成績的重要指標,獲獎后請及時下載證書。
(二)投遞作品知識產權
本大賽征集作品分為 “自主命題設計”“命題設計真題真做—企業命題”兩類作品,參賽的所有作品知識產權均歸設計者本人所有。“命題設計真題真做—企業命題”作品依據企業定評結果具有成果轉化、知識產權轉讓的選擇。真題真做企業定評獲獎結果的作者可以與命題立項企業簽訂設計作品知識產權轉讓協議,實現成果轉化,也可以不簽訂轉讓協議、由作者自我選擇,沒有硬性要求,能夠在真題真做中被企業定評結果選中,也是一份榮譽,希望被企業選中的作者珍惜機會、積極配合。
(三)作者、作品信息使用權特別約定
特別約定:大賽組委會、主辦方和承辦方(簡稱組委會)擁有大賽參與者的注冊、報名信息和作品信息的使用權;組委會擁有以下幾點使用權力:1.免費展覽、宣傳、出版的權利;2.本大賽報名網站、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包裝創意設計平臺擁有選擇優秀作品免費刊登的權利;3.擁有將作品免費錄入“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權利。凡參加大賽投稿作者視同同意上述要求,如有異議可以選擇不參加本大賽。
九、大賽獎項評定原則
大賽獎項的評定結果均是經過初評審、一段復評審、二段復評審、終評審等多層次評審后確定出大賽的各項獎項。大賽獎項評定結果分為組委會定評和企業定評。大賽評審委員會組織的評審團隊為組委會定評,評審對象為所有的參賽作品,即自主命題設計作品和命題設計企業命題真題真做設計作品;企業定評是由命題企業組織的評審專家團隊,評審對象只是針對該命題立項的真題真做設計作品。兩組(兩種)評定的結果都符合大賽評審的預期。
大賽設置的獎項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優秀指導教師獎。
(一)組委會定評原則:
評審由副高以上專業職稱專家領銜評審,按照不同層級、不同專家、實行專業對專業的評審原則。研究生以上作品評審由碩士生導師和行業大師進行評審;本科生作品由本科院校副教授以上專家評審;專科生作品由專科院校副教授以上專家評審;專業組由行業協會專家、獨立公司設計師、副高以上的行業專家、學院副教授以上學者評審。評審專家選擇熟悉的專業、對口專業的作品分類、對口不同的層級(組別)評審,組委會定評包含“自主命題設計”“命題設計真題真做”的評審。
(二)企業定評原則:
企業定評是由命題企業聘請評審專家,依照企業意愿評審企業命題的真題真做設計作品。評審原則是依據命題企業出具的設計策略單和命題企業對市場需求、技術開發和成果儲備等多種因素制定出該命題企業對作品評判的不同維度,企業評判專家對自身品牌在市場的定位和市場需求、可開發和儲備等等劃分出作品評判的不同等級標準,不論參與者為何層級(組別),只看作品。每一命題單位的市場維度不同、考量需求也不同,企業定評的評審標準會不同,企業定評只針對該命題企業的真題真設計作品評定,評判標準、評判結果由命題企業自己確定。
企業定評結果可由命題企業根據所投作品質量重新確定該命題獲獎獎項和獎勵獎金,企業定評結果與獲獎作者的獎勵獎金掛鉤、與作者的知識產權轉讓掛鉤。命題真題真做設計作品獲獎的獎勵獎金頒發以企業定評結果公布的名單為依據頒發(稅前),獲獎者需依法納稅后取得該項獎勵獎金。獎勵獎金由企業定評單位頒發或由組委會代發,學生組獲獎作者的獎勵獎金與指導教師各半,稅金各自承擔,沒有填寫指導教師的學生組獲獎,作者獨享獎勵獎金。
- 十、命題設計真題真做
(一)單位命題真題真做設計特別詮釋說明
1.命題設計真題真做設計作品的評審具有雙重評定的結果,即組委會定評結果和企業定評結果,由于評審維度不同、標準有區別,部分作品定評結果會有兩個結果,為了鼓勵參賽作者積極參加“真題真做”命題設計的創作,對同一件作品評定出現兩個結果時,給予這件作品評定等級獎項高的獲獎結果,會出現作者獲得獎項與命題企業頒布的設計策略單上獎勵獎金不一樣的錯覺,這也是有部分作者獲獎后沒有獎金或獲得等級高獎拿到獎勵獎金低的原因。作者獲得獎勵獎金一切以企業定評結果公布的名單為依據頒發,組委會定評結果不與獎勵獎金掛鉤、企業定評結果與獎勵獎金掛鉤,獲獎沒有獎勵獎金或獲獎等級高拿到的獎勵獎金低均是組委會定評的結果,作者獲得命題企業頒發的獎勵獎金以企業定評結果為準。
2.命題設計真題真做內容是一個供需行為,也是一個商業行為。命題設計可以認為是個商業設計接單項目,參與者需認真領悟設計出一份完整的商業設計。大賽組委會(1)允許命題企業在評審標準和組織形式方面制定出自己的標準,按照企業需求制定獨立的評審維度、評審方向、評審的商業屬性等;(2)允許命題企業組織評審確定的企業定評結果,評審出的獎項及獎項名額與公布的設計策略單上獎項及獎項名額有區別或不同,歡迎命題企業增加獎項也允許命題企業減少獎項或獎項名額,但組委會對命題企業的總獎勵獎金金額有最低保證的要求,也就是企業定評結果可以根據作品實際表現情況和社會責任感重新設立獎勵獎金的獎項、獎項金額可以增減或空缺或者合并其中的獎項獎金,獲獎頒發的總獎金不低于組委會要求的最低額度;(3)允許命題企業即立項單位在與作者簽訂知識產權轉讓后再確定企業定評結果;(4)允許立項單位額外給予作者或單位院校、指導教師或其他等特別獎勵。組委會選擇的命題單位都是重合同守信用的好企業,命題企業希望在大賽中獲得理想的創意設計、成熟的商業設計,希望預算的獎勵獎金全部用完,有突出好作品好創意也愿意追加預算。
3.大賽組委會給予命題企業充分的自主權力,是為了吸引更多命題單位到大賽設立真題真做命題,給年輕設計師、學生更多的社會實踐,實現產學研結合、學與實踐相結合。企業命題設計,是大賽引入的一項“商業設計項目”,組委會要求命題企業以單位商業項目考量的和命題設計策略單的內容為基準設定企業自身需要的評判標準,用企業項目結題的標準考量大賽真題真做命題設計作品,企業評判,評定結果由命題企業確定,按照作品質量和作者知識產權轉讓意愿、給予企業定評結果參與者獎勵獎金,獎勵獎金由命題企業出資。命題設計作品的質量和高質量作品是否愿意與命題企業進行知識產權轉讓決定著企業定評結果和獎勵獎金,參與大賽作者在沒有與命題企業簽訂知識產權協議之前均是作者獨立擁有。組委會希望企業定評堅持標準,嚴格用企業專業標準評定命題作品,給予參與者客觀評判,按質量評定獎項,獎項可空缺或合并獎項,但保證大賽要求的最低總獎金額度。企業定評獲獎機會確實難、組委會定評可以彌補參加命題設計真題真做獲獎難的不足,組委會定評按照組委會給定的大賽獲獎概率,根據專業對專業,不同層級不同評審的原則,分層級按比例評審命題設計真題真做作品,獲獎概率大于參加自主命題設計。
4.為了鼓勵教師積極輔導、輔助學生參加大賽命題真題真做、指導學生完成一個完整的商業設計項目,針對指導教師辛勤的付出,對參加真題真做企業命題的學生組,鼓勵指導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完成命題設計、命題設計作者為學生。如果被企業定評結果選中獲獎,特別規定學生組在企業定評結果獲獎的獎勵獎金與指導教師對半分享、稅務各自承擔,學生作者在參加真題真做報名時沒有填寫指導教師的、作者獨享企業定評獲獎的獎勵獎金。
5.參加本大賽的所有作品都要求是原創作品,填報信息準確,作品的知識產權都是作者自己擁有。真題真做命題企業將更加進一步強調原創性和知識產權獨立性,企業定評后將對作者的原創性、排他性等進一步甄別,所投作品的設計原稿還請妥善保留,企業定評在確定結果前通常需要與作者簽訂知識產權轉讓協議,敬請積極配合,轉讓協議雙方協商自愿簽訂,能夠被企業定評選中的作者也是一種榮耀。
6.以上條款是本大賽真題真做命題設計的一些基本操作條款,參與大賽命題設計真題真做設計的作者需知曉,敬請遵守命題單位相關約定,也遵守本大賽細則的相關約定。
(二)真題真做落地支持
大賽真題真做命題設計既是社會實踐、商業設計的一個實操項目,也是命題企業產品設計升級、技術開拓與發展的需要。大賽真題真做命題設計是參與者自我檢驗能力的一個手段尤其是年輕的設計師或者學生作者鍛煉提升設計能力的一個最好的舉措。無論是企業定評獲獎還說組委會定評獲獎都是不容易的,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在老師、導師的輔導下定向完成一套“商業設計”,有機會讓專業專家考量,無論結果如何也是一個很大的成就,對未來自身發展或畢業后的設計之路會奠定堅實基礎,參與大賽真題真做意義深刻。
十一、時間安排
作品征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10日截止
初審:2023年7月10-25日
復審:2023年7月25日至8月15日左右
終審核定:2023年8月20日左右
公布成績及獲獎證書下載擬定于:第一批2023年8月25日左右;第二批9月5日左右
十二、關于獲獎證書
大賽獲獎證書只頒發電子版證書,不頒發紙質證書(除頒獎典禮上需要外)。獲獎成績公布之日即可在報名網站查詢和自行下載獲獎證書。如需組委會代為打印紙質證書將另行收費,每張證書制作打印費用30元(A4特種紙單張),快遞費用30元或到付郵資或組委會推薦打印店歸口到打印店管理。以上獲獎證書均簽蓋“中國包裝聯合會”印章,不入圍作品不頒發證書,查詢不顯示結果。
十三、參賽費用
(一)參賽作品費用
所有參賽作品,每件參賽費收取80元人民幣,系列作品按照一件費用計算。報名費、代為打印紙質證書費用均可以線上線下繳費也可以提前預交,所繳納的費用可由組委會(杭州校企聯科技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開具發票。開票希望集體統一開票,需提供開票信息、開票金額及名單或繳費信息、開票聯系人及電話等相關信息資料發組委會郵箱:packcy@163.com以便確定,電子發票,郵箱往返,集體交費后即可及時申請開具發票,銀行公對公轉賬后請及時通過郵箱告知,即需要及時對集體作品的確認也可以及時開具發票結賬。
(二)繳費方式:
1.公對公銀行轉賬:戶名:杭州校企聯科技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賬號:19000301040008171
開戶行:中國農業銀行杭州延慶支行
2.報名個人及團體在線支付:支付寶。
3.組委會成員單位:杭州校企聯科技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十四、組委會聯系方式
“中國包裝創意設計大賽”組委會、評審委員會秘書處設在杭州。
聯系人:張耀權、王力安、王元元、方俊、肖偉
電話:0571— 85195830
本屆大賽組委會QQ群服務號:(之前加入大賽服務群號還有效,請勿重復添加)
(2023包裝創意大賽專業組)專業組QQ群服務號: 470906245 ;
(2023包裝創意大賽學生)學生組QQ群服務號:628675658
大賽組委會服務微信號:18768132665
大賽組委會聯系信箱:packcy@163.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郵電路23號
郵編:310006